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记录济宁 >>县区动态 >> 让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当代价值,打开文化研究新局面
详细内容

让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当代价值,打开文化研究新局面

近年来,邹城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、视察济宁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,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优势,坚定文化自信,大力实施“文化兴市”战略,以打造文化建设示范区为引领,以文化研究传承历史文脉,以文化经济融合做强文化产业,以道德建设弘扬中华美德,在守正创新中打开了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新局面。

研究透、讲清楚

让优秀传统文化告别晦涩难懂

邹城始终把传统文化研究阐释作为重大基础性工程,围绕县级文化发展缺人才、缺平台、缺影响力等问题,改革传统模式,引进儒学大家,对传统文化认真研究、深入解读,真正做到“取其精华、汲取智慧”,全力打开文化研究新局面。

建成孟子研究院,引智研究文化。按照“当代精品、未来遗产”的目标要求,投资近7亿元,建设建筑面积8.7万平方米的孟子研究院,与杜维明、陈来等儒学大家合作,在研究院设立工作室,引领孟子思想研究,确保方向明、思路清、定位准。

办好母亲文化节,借力弘扬文化。积极开展高端学术研讨和对外交流活动,放大孟母“母教第一人”示范效应,连续16年举办母亲文化节,开展纪念孟母孟子大典、家风家教宣讲等主题活动。今年母亲节,结合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颁布施行的契机,突出“立德树人传家风 守正创新向未来”主题,与2022年山东省家庭教育大会创新合办,着力营造重视家庭教育。

推出系列精品丛书,阐释解读文化。全力破解读懂文化“门槛”高的难题,组织专家学者系统解读孟子思想,推出《孟子文献集成》《孟府档案全编》等研究成果,开展《四书》解读,在“学习强国”等媒体平台播放110余万次,优秀传统文化告别了晦涩难懂,既便于群众理解,又便于文化传播。

用起来、活起来

让优秀传统文化释放全新活力

邹城市积极运用创新手段,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,努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助推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。

融入“两创”示范点,打响“孟子故里 乐民家园”品牌。秉承差异化,坚持“一点一主题,一题一特色”,围绕“以文化人助民安和美,成风化俗扬文明新风”,倾力打造25个优秀传统文化“两创”示范点,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成果转化,融入社会基层治理,惠及百姓生活,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。

融入文化旅游,打响“邹东深呼吸”“孟子修学游”品牌。聚焦聚力文旅大项目规划建设,加快孟苑、两孟、峄山三大片区资源整合,拿出策划方案,一体打造“道阐尼山”5A级景区;与孔子文旅集团通力合作,全力打通堵点卡点、破解用地瓶颈制约,投资16亿元的孔孟研学园项目一期50亩用地完成省市土地整体开发上报。创新“文化+旅游”发展模式,打造孟子的“成长之道”“修身之道”等10条研学旅游线路。

融入“山东手造”,打响“邹鲁尚品”品牌。积极融入“山东手造”标准体系,建立信息目录库和手造人才专业队伍,已整理手造资源基础信息库入库资源60项,拥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0人。

融入志愿服务,打响“儒润邹城365”品牌。汲取孟子“出入相友、守望相助”的思想精华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组建“1+16+N”志愿服务体系,着力构建“15分钟志愿服务圈”,全市志愿服务队伍达到640支,注册志愿者超过17万人。

接地气、惠民生

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

只有坚持“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”,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弘扬、才能更有生命力。邹城市围绕以文化人这一时代任务,将传统文化润物无声、春风化雨的特质浸入群众日常生活。

讲好“孟言孟语”,创新表达方式。发挥新媒体“加工”与“再造”作用,让传统文化传播年轻化、大众化、专业化。构建邹鲁融媒“1+4+N”全媒体传播矩阵,对传统文化类节目和话题进行集中推送。

编排“礼门义路”,丰富文艺创作。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、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相结合,挖掘整理礼乐文化,打造大型文化音乐剧《礼门义路》,依托保利院线在全国巡演20余场,受邀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,吸引10万余人来邹城体验礼乐文化。

打造“孟子学堂”,建强文化阵地。深入挖掘提炼儒家文化经典元素和标准符号,融入城市规划、美丽乡村、景点景区建设,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17个、孟子学堂609个、“少年孟子”读书班200个、“种文化创生活希望小院”102个、“孟子书房”20个,孟子思想、儒家文化有机融入到群众生产生活中。

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: 云速成网络 | 管理登录
seo seo